辐射带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建设 >> 辐射带动 >> 正文
云·剧场 | 箫声琴韵·曲中佳偶 感受弦动、心动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作者:七方书院浏览数:

在如今的琴界,琴箫合奏向来被认为是曲中佳偶,琴的清幽,箫的沉韵,荡气回肠的合奏令人陶醉和动容。
古琴演奏家李凤云与笛箫演奏家王建欣更是当今琴界羡煞旁人的知音眷侣,二人的琴箫合奏便是“志趣相投”的最高境界了。本期云·剧场,我们便邀您一起感受丝竹管弦中流淌出的情缘。

                                                                          

                                                                                 

王建欣老师专访

Q1古琴和笛箫都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乐器,当时两位老师是为什么选择研习中国传统乐器的呢?
答:这个说来话长,我们两人都是从小接触乐器,之所以选择这件乐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很喜欢笛子吹奏出的声音,而且它方便携带。在我们上小学时,经历了文革,当时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宣传队,学生们也热衷于参加这类活动,反正也没有什么正经课上,当时的乐队正好需要一个吹笛子的,我就自告奋勇,接下来就只剩刻苦练习了,要不然是混不下去的,那个小乐队是总有演出的。
那个时候学东西太困难了,根本找不到教乐器的老师,连录音机、电视机都难得见到,主要就是听广播跟着练习。每次在路边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笛子演奏的声音,我都会驻足倾听,或是马上跑回家,调好台跟着学。
1976年,我们俩人各自报考了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当时报考中国乐器的考生有好几百号,在各个区设考点,最后只招收了14人,一个笛子、一个笙、两个琵琶、三个二胡,其余是西洋乐器和声乐。我们有幸被录取,成为了同班同学。后来我们考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老师。
Q2两位老师不仅在国内频频登台,也多次受邀到国外进行演出。国内外观众因为文化差异,对于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您二位是否会针对观众进行一些演出的调整和设计呢?
答:关于音乐欣赏“懂”与“不懂”这一点,我认为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解释:只要一个人能够听到音乐(不是聋子),就会产生某种内心活动,因此可以简单地说,只要音乐传入了你的耳朵,你也就算是听“懂”了音乐。当然,音乐中包含的节奏、结构以及背后的历史等等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果只是单从欣赏角度来说,抛开这些所谓的“学问”,你同样可以欣赏音乐。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这句话很有道理,音乐是一种能量,一种频率,万物都能感受到。当然,你的知识、阅历越丰富,再有些乐理知识,那是如虎添翼。
在国外演出时,我们更希望将最传统、正宗、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音乐传达给国外的观众。琴、箫、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本身已经是极具中国特色了,那么我们在曲目类型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演奏描写历史人文、山水情怀的曲子。在音乐情绪上也会注重动静结合,在文字介绍上也会下功夫,比如演奏《离骚》时,不仅要介绍曲目,还会介绍屈原;演奏《梅花三弄》时,会介绍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意象,与传统文人的关系。

Q3在如今的琴界,两位老师是羡煞旁人的知音眷侣,有人称两位老师的琴箫合奏是“志趣相投”的最高境界。因为本次疫情,两位老师在家是否也是用音乐来度过的?
答:正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夫妻同为艺术家,并且作为舞台上的最佳搭档,我们确实会比别人多一份默契,而且默契程度是别的“人事”组合形式很难达成的。因为我们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艺术上的沟通、创作、练习等,甚至我们在家空闲时,也常常会合奏一曲,切磋一下。即使我们二人之中只有一人进行单独练习时,另外一个人还是会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或许我们合奏练习的时间不如其他搭档长,但是长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其默契程度,自然会远远高于其他组合。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音乐中,还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不少生活中的情趣。
疫情期间,我们取消了大量的演出和讲座,但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网上授课。除了学校的课程,我们还重新编辑、整理了之前演出的录音、录像,撰写了新的文字介绍,并通过网络媒体采用线上音乐会、线上讲座的方式跟大家进行分享。我们还专门录制了一些能够鼓励大家度过疫情的曲目,比如《南风》,它寓意着随着春暖花开,迎承薰风的恩泽,能够扫除人间的瘟疫。我们把这首曲目重新录制,也希望能够为抗疫做出一份贡献。
Q4两位老师曾多次在天津大剧院的舞台上为观众带来多场精彩的演出,我们注意到在每首曲目的演出前,王建欣老师都会为观众们讲解这首曲目的历史或故事,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答:想要更好地欣赏音乐,就要懂得其背后的故事,或是历史,或是人物,又或是一些意象概念。比如古琴曲《长门怨》,讲述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故事,他们之间有何联系?这首曲子如何诞生?很多观众是一知半解的,而恰到好处的讲解和铺垫,会大大提升观众对曲目的理解,从而有更好的现场体验。
音乐会带给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解说的任务就是引导观众更好的联想,优秀的解说,是恰到好处,普及了知识、解除了疑惑,但不能限制观众的想象。我在为大家做导赏时,会告诉大家一些与曲目相关的历史知识、人物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意象在曲目中的是如何传达的。观众们都很喜欢这种导赏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观众欣赏曲目,我也非常愿意继续做下去。

Q5因为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两位老师在天津大剧院的演出延期。相信不久之后,两位老师的音乐会还是会如约而至,两位老师为这场演出做了什么准备?有研习什么新的曲目吗?
答: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我们也希望在天津大剧院的演出能够尽早恢复。这一次我们依旧将延续“箫声琴韵”这一主题。琴箫合奏的历史由来已久,也有大量优秀的曲目传承下来,我们的音乐会首要的目的就是向大家介绍中国优秀传统音乐。由于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平时很难见到,就需要我们音乐家不断去挖掘和积累。
在疫情期间,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这又唤起了我们对优秀曲目挖掘、积累的热情(平时实在太忙)。在古琴传承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叫“打谱”,就是把目前仅停留在传统文献中的音乐还原出来。这段时间,我们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对《东皋琴谱》进行打谱,东皋是明末清初一位才艺出众的僧人,精于抚琴,东渡日本十九年,对中国古琴艺术在日本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的传人众多,《东皋琴谱》版本也各不相同,目前我们找到了至少5个版本。疫情期间,我们整理、摸索并研究了这些琴谱,现在正着手准备出版的工作。我们也会选择一部分曲目充实到音乐会中。
我们还不断尝试诗词与琴箫结合的形式,用琴箫伴奏诗词。所用到的音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已有古谱的曲目,如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等;另一方面是根据前人谱写的音乐改编成适合琴箫合奏的曲目,如曹雪芹的《红豆词》等。还有很多优秀的诗篇,我们一时找不到适合的音乐版本,就查找过去资料或邀请作曲家来进行创作。我们希望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尝试用琴箫的方式呈现。我们也希望在接下来天津大剧院的演出中,能够将已经成熟的作品,带给喜爱中国传统音乐的朋友们。
Q6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民族乐器,每次两位老师的演出也有很多粉丝慕名而来。在学习传统乐器上,老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我们在天津大剧院举办了很多次琴箫的夏/冬令营,每次大家的报名都很踊跃,我们很欣慰,也很感动。由此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乐器,学员的年龄段也扩大了,不仅是小朋友,还有很多中青年,甚至是老年朋友。他们中更多的是把学习中国传统乐器,作为一种丰富精神生活,放松、减轻压力的途径之一。我们也非常希望通过讲座的方式,向他们传达学习乐器的正确理念。
在学习传统乐器这方面,我的建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接受正确的指导,还有加强音乐感觉、素养的训练。平时可以多听、多唱,这对音乐感觉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小朋友来说,无论是中国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在没接触乐器时可以先加强音乐感觉的培养,循序渐进。当他们在生理条件等各方面都做好准备时,再进行乐器实操,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王建欣 李凤云老师简介


                                                                              

李凤云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曾出版《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等个人专辑数张以及《李凤云古琴三十课》教材;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玄默》等。

                                                                               

王建欣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笛箫演奏家、音乐理论家。是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1987年);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方向博士学位获得者(2001年)。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主编《音乐欣赏》(“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洞箫、古埙的演奏,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